現在的社會,假如要用一個字來形容的話,那非一個“快”字莫屬。就在這一個個“快”字中,一個小小的麻花機找到了自己的生意經。
在一項調查中我們發現,現在都市白領有近八成的人每天都處于一種快節奏的生活狀態,進而直接的影響就是對生活品質的忽略。
單單從早餐一項指標來看,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白領和學生都會因為時間的原因而忽略這最重要的一餐,盡管他們知道早餐的重要之處。
從事麻花加工業的邵師傅就是在這個最普遍的社會現象和自己身邊最重要的資源——麻花機中找到了創業的機會。那就是成立自己的一家麻花加工配送中心,投入小,而且方便快捷,能滿足飯店、酒樓、麻花、早點攤、夜市以及學校、機關、廠礦等企事業食堂,甚至是街邊小吃、小賣部的生產需求。
這樣的話就可以在能夠隨時供應麻花的商鋪提供持續的貨源,邵師傅在初步有這個想法的時候著實激動了一番,他想到這是多大的商機啊,別看一個小小的市中心,但從大商家到小店鋪能有多少的需求貨源。
不過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最讓他頭疼的事產生了,那就是麻花機不能滿足人們對口感的需求,在麻花的外形和質感上都欠缺點事。當下麻花機成了最大的問題,邵師傅以前認識很多做麻花行業的朋友,他們說現在的技術發展,已經不能依賴于傳統的麻花機,而要跟著時代更新。
萬工麻花機廠家的網站上了解到了最新第四代麻花機,邵師傅通過網站找到了這種新型的麻花機,采用高新技術,利用雙層保溫層,使麻花條成型,規整,漂亮。麻花下鍋后很快的漂浮上來,炸好的麻花口感酥脆,無論幼兒和老人均可食用。而且一臺麻花機尺寸是1.2m*30cm*70cm,重80kg,機型適中,能夠充分地利用廠房。
邵師傅需要考慮的另一點就是產量問題,新的麻花機能否給這么多的商家提供足量的麻花,這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在試驗中,可以看出,新興麻花機一小時能產40斤左右,一天3袋面,直接原料成本是2.5左右,既能滿足貨源需求,又能起到節約成本的效果。
在跟隨邵師傅的走訪中,我們看到這個麻花加工配送中心的麻花機有兩種不同的樣式,邵師傅介紹說他這是在實驗新產品,因為麻花機一種是用電的,一種是燒煤的,有輕微的區別,他想實驗一下看哪種更好用,在擴大生產規模的時候,鎖定新的產品機型。
看到邵師傅小小的麻花加工配送中心忙活的熱火朝天,記者也拿了一個麻花嘗了一下,酥脆適宜,很有當年媽媽的味道??磥磉@本麻花機里的生意經,邵師傅盤算的不錯